我缺一张沙发
宜家

我缺一张沙发

更新于 2025-10-28
1242

我缺一张沙发。

毕业三年了,我却还没有实现沙发自由。

刚开始在昆明落脚时,我在南坝二手家具市场以极低的价格选购了一套家具,其中就包含我现在使用的这张400块钱的“丑货”沙发。选择它是因为便宜。虽然也是全新的,但廉价的本质决定了它实际上只是个样子货:硬木板裹着薄薄科技布,坐上去硌得慌。而我就这样对付了两年多。

这两年来,我回家就直奔床上——某种程度上,是这张不舒服的沙发把我推向了卧室。

直到最近频繁泡宜家,我有了一些发现,才渐渐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。

  1. 沙发是个好东西。在宜家展厅,我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好沙发该有的样子。恰到好处的支撑,让人放松的倾斜度,甚至扶手的宽度都经过考量。更重要的是,我发现了沙发的真正价值——它不应该只是个摆设,而是一个家的中心。有了舒适的沙发,你才会想在客厅停留,会顺手放几个玩偶,会自然地在上面阅读、工作,甚至只是发呆。
  2. 宜家的很多东西,都有贵的道理。好的设计无法被简单“平替”。网络图片展现不出坐感的差异,参数描述不了细节的人体工学。例如之前研究发现的宜家办公转椅的优越性1,例如这次想买索德汉,在淘宝找到的所谓平替商家,也自己承认产品坐感终究是不一样的。这些都我感受到了宜家的含金量。
  3. 虽然宜家新品对我还是偏贵,但循环市集提供了折中方案,应该经常关注2——在那里,我能以可承受的价格,买到经过检验的宜家正品,例如 索德汉 这款沙发在循环市集上的价格可能不到 1800 元。

宜家的索德汉沙发
宜家的索德汉沙发

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,两年来,因为将就而降低的生活品质、甚至因此养成的“回家就躺床”的习惯——这些隐形成本,早已超过了一张真正的沙发的价格。

毕业三年还没能拥有一张自己的沙发,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将就的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,并非因为贫穷而买不起一张沙发,而是我几乎从来没有系统分析过自己想要什么、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,这种目标感的缺失让我这些年在很多方面都谈不上有什么成长。

更深远的是,我开始思考理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AI的快速发展让我看到,未来工作完全可以脱离固定办公桌。如果能够真正践行“写作即编程”,如果整理思绪、撰写提示词就是工作的核心,那我需要的只是一个让思维流畅的空间。

一张舒适的沙发,或许正是这个空间的起点。

于是我最近经常有事没事就跑去宜家,就为在循环市集蹲一个索德汉沙发。

Footnotes

  1. 参考 挑选办公椅之路 ,宜家的办公转椅标配重力感应轮(坐下才能滑)和四级气杆,这些网上的平替和竞品都是没有的。

  2. 为什么循环市集是不可替代的呢?小物件或许可以在闲鱼上淘,但大件家具是淘不到的,整个昆明地区,很少有宜家的家具在闲鱼上挂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