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
小区里的猫咪
计划
回去之后书包得放在门边的柜子上,养成习惯。家里垃圾拖了两天了还没倒,今晚必须拿下去倒了,倒完垃圾要记得去取快递。最近一周喝了很多饮料,今天回家后还是泡茶喝吧。洗衣机里一条裤子里还有洗车卡,洗衣服前把他拿出来。今天还要换一把牙刷用。昨天有一只笔被我搞丢了,总之今天我没有见到,昨天从笔袋里拿出来揣兜里备用,完事没放回去,丢在家里某个角落了,今天要回去找找。
学这个【【超详细-入门必看防弯路】吉他如何正确爬格子 左手姿势拿琴姿势全套左手基本功练习 三种爬格子方法 提高练琴效率 吉他爬格子怎么弹练 吉他基本功正确爬格子手型姿势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wb1L4JX
昨天吃的凉卷粉太差了,今天决定去昆华苑门口找吃的
发现
在小红书的一个视频里看到张朝阳提到避免拖延的一个方法:提到说拖延是因为不熟悉,而通过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梳理做一件事情的思路和步骤,就能做到 warm up 让大脑兴奋起来,主动想要去做这件事。这跟【写作即思考】是相似的道理,但是相比起来更加实用。
摘录:
很多情况下的拖延和抗拒就是因为不熟悉,因为需要更多的了解。这个时候可以跳出来比如在散步时去过脑子 例如去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,做这件事要表达什么,表达过程中要先了解,先收集信息,并自言自语地说出来,这个事情需要这个,需要那个,这个跟那个的关系。说着说着想着想着,脑子就 warm up,部分神经元被调动起来了,从不熟悉变得熟悉了。在过脑子的时候就变得熟悉了。熟悉之后就能获得不可遏制的兴奋,就有情绪去做了。就想要今天就做掉。
但对我来说问题其实还在于避免干扰。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有要紧的事情要去做,但总是还想先做点其他事,觉得还可以放一放。仿佛根本没有下定决心去做。而在做事情前先过过脑子,就要求先从当前的事情、想法中解脱出来,避免开始做的时候忘了初心,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而分心。典型的例子是信息来源的分散导致的分心。最开始在电脑上处理一件事情,而中途如果一旦发现需要用到手机,拿起手机时很大概率注意力就会被手机里的其它东西给分散了。
感想
对自己很不满意的一点:休息下来之后无意识地打开了手机开始刷。。。
玩手机时的心态:好像总还可以再寻找些什么,但实际上在手机里看到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全无帮助。而这个坏习惯真的太难戒掉了,一不注意就会沉迷其中。
人是要自我修复的,感到不舒服就要及时更正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。不能一直凭惯性活下去。如果不能修复,那结局只能是加速走向毁灭
关于睡眠
谷维素买来一个多星期了却没怎么吃,还是上午在知乎上刷到一个讲睡眠的回答才想起来吃了一下。拖到接近十一二点才睡觉是不行的,客观上泡泡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活动,制造出巨大声响,是没办法睡着的。应该回到家吃完饭做完该做的家务休息会累了就去睡。
dors
标题样式问题
移动端 h4 没有加粗,和正文的区分不显著,考虑要不要修改?h5 更加和正文看不出分别了
平板的导航展示有问题
文章的移动端动作选项坏掉了,就决定做成一个 modal 好了,放在返回按钮的右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