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呀👋,如你所见,今天当你访问绮课时,会发现它已经从花野猫的数字花园的子域名 qike.huayemao.run 重定向到了新的域名 qike.site。这一次,我们不仅换了“家”,还彻底重塑了视觉与交互。
🚀绮课·焕新:这一次,是真正的「绮丽」
不知不觉,绮课这个项目已经陪伴大家超过三年了。熟悉这个名字的同学,大多都已经从大一萌新成为了即将毕业的 “学长 / 学姐”。
而今,绮课又再次迎来了它的高光版本:
- 🎨 多主题色彩系统:随心切换色彩风格,课表不再单调。默认已经有天青色、中南蓝、沉光紫,并将随着后续迭代持续添加,总会找到你喜欢的颜色。这次,绮课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一个【绮丽的课表】;
- 🌙 深色模式全面适配:夜间使用更舒适护眼。尽管仍有很多细节需要不断优化,但当前的版本已经足够好用,为你带来更贴心、更沉浸的夜间浏览体验。
- 🌐 独立域名 + 稳健服务器(WIP):访问更流畅,未来更可期。全新的专属域名已经上线,配合更加快捷的国内云厂商服务器,为你的每一次访问提供可靠保障。
📸岁月保留计划:让课程记忆永不褪色
就像毕业季总会到来一样,绮课的课程数据,终有一天会不可避免地因为客观因素停更。
——但我们早已想得更远。受限于数据源,绮课的产品形态,从来不是一个实时查询工具,但这并不妨碍它为大家带来价值。
所以即使这一天真的到来,绮课依然会在这里,成为每一门课、每一间教室、每一位学子的“中南记忆博物馆”。
五年、十年后,当你已毕业离校,甚至教务系统都已下线,但只要打开 qike.site ,曾经奔波于不同楼栋上课的场景、某间教室的光影、某门课的专属记忆,都会随着课表重新浮现。那些由课程、教室、时光构成的片段,将成为你随时能回望的「中南印记」。
我们用技术凝固的,将不只是数据,更是你与中南之间真实存在过的时间。
🧭 不止于课表:绮课的下一站
在我们看来,绮课的价值不该局限于「查课表」这单一功能。接下来,我们会在保持「简单、小而美」的基础上,朝着「更有生命力的校园社群」方向探索:
- 技术上,持续优化交互体验,让每一次点击都更流畅;
- 功能上,尝试搭建「课程 - 人」的连接桥梁,打造以课为缘的轻社群 —— 曾经和你上过同一门课的学长学姐,如今有哪些课程/人生经验想分享?那些你纠结要不要选的课程,是否有过来人能给出真实建议?我们希望课表连接的,不只是课程信息,更是一群追求卓越的中南人。
绮课和我(花野猫)都在成长。如今我有更多时间投入这个项目,也希望它能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由用户共同塑造的平台。
❤️ 探索,是一种态度
绮课的诞生,源于探索,对技术的好奇、对创造价值的热忱,如同不灭的火种,支撑着它从最初的构想逐步落地。这几年,这几年,数据源的起伏曾让绮课数据的更新按下暂停键,但对更好用的课程工具的追求从未中断。是热爱,让这个项目一次次重启、焕新,走到了今天。
“绮课” 之名,亦藏着这份初心 —— 愿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卸下信息的桎梏,主动探索每门课程的独特魅力。中南的课程图谱里,既有专业深耕的深邃底色,也有跨界融合的鲜活亮色,总有一抹能契合你对知识的向往。
一路上,我们也遇见了很多「爱探索」、「爱折腾」的朋友:有人帮我们测试功能漏洞,有人持续帮忙研究如何更好地爬取数据,有人给我们提交互建议,正是这份「极客式的互助」,让绮课能走到今天。
如果你对绮课的未来有天马行空的构想,或是在技术优化上有独到的见解,欢迎随时联系作者(花野猫),或者直接为项目贡献代码。毕竟,毕竟,好的工具,从来都是开发者和用户一起「迭代」出来的。
期待与你一起,让 “绮课” 在探索中愈发清晰,在热爱里持续生长 —— 下一次迭代的灵感,或许就来自你的发声。
(完)
绮课作者——花野猫
2025年9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