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内战
乱世佳人奴隶制林肯种植园经济

美国内战

美国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间,领土迅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。领土的扩张,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。同时,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也日益加剧,最终导致内战爆发。是什么因素引发了美国内战?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?

更新于 2025-05-21
1639

南北矛盾的加剧

美国独立后,经济迅速发展,领土不断扩张。到19世纪中期,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、西濒太平洋的大国,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。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;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,大量使用黑奴劳动。英国在工业革命后,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。

19世纪初,奴隶贸易被欧洲明令禁止。1807年,美国通过了废止奴隶贸易的法案。但是,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,利润丰厚,因此,南方的奴隶贸易依然很繁盛。内战前夕,南方有400万黑奴,其中60%的黑奴在种植园劳动。奴隶主可以任意惩罚、买卖甚至杀害奴隶。

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,加剧了南北矛盾。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,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,反对提高关税;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,要求提高关税,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。同时,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,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。南方力图扩展奴隶制,建立新的蓄奴州;北方主张建立自由州,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。双方针锋相对,互不相让。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,开展废奴运动。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,积极帮助奴隶逃往北方。

在北方,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2 000多个废奴社,组织了帮助南方黑奴逃亡的“地下铁道”。北方的“乘务员”将南方的“乘客”,经过一个个“车站”(废奴派的住地),秘密转送到北方。黑人妇女塔布曼先后19次只身潜入南方,救出了300多名黑奴。

内战爆发

1860年,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。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,这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战争的借口。不久,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,成立“南部同盟”。1861年4月,南方军队挑起战争。美国内战爆发,史称“南北战争”。

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贫困家庭,做过木工、店员、乡村邮务员等。因为贫困,林肯几乎没受过正规教育,但是他刻苦自励,勤学自修,成为律师,担任过州和联邦的议员。

林肯同情奴隶,痛恨奴隶制,但他不同意采取过激的方式,激化南北矛盾,引起国家的分裂。他主张用和平的方法,逐步限制奴隶制,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。

战争初期,由于南方蓄谋已久,早有军事准备,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,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。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,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,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。

北方的胜利

1862 年,联邦政府审时度势,颁布了《宅地法》,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;不久,林肯发表了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》,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,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,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。《宅地法》和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》深得人心,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。他们踊跃参军作战,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。1864年,北方军队围攻“南部同盟”的“首都”里士满。1865年,南方军队投降。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,避免了美国分裂。

《宅地法》规定:凡年满21岁,没有参加过叛乱,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,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,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 英亩的土地。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,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

1865年,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。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,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,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。

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。经过这场战争,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,废除了奴隶制,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,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
西进运动

美国独立后,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,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,这一现象被称为“西进运动”。移民们闯入西部茫茫林海和荒原,砍伐树木,开垦荒地,修建房屋,开发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。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,美国西部出现了“小麦王国”“棉花王国”,新兴的工厂和城市也拔地而起。但是,在西进运动中,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。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,被称为“血泪之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