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
欧洲世界史东欧俄罗斯基辅罗斯保加利亚基辅波兰波西米亚

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

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,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,后受拜占庭帝国影响进入基督教文化圈。13世纪上半叶,该地区被蒙古征服。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,莫斯科公国崛起,并逐渐兼并其他公国,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。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“沙皇”称号,强化了专制统治。本文参考纪录片《世界历史》第19集 "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" 整理了中世纪东斯拉夫文明简史的纲要。

更新于 2025-03-27
1706

斯拉夫始祖传说中,潘诺的三个儿子列赫、捷克和罗斯分别成为波兰人、捷克人和俄罗斯人的祖先。然而,考古学表明,古代斯拉夫人源于第聂伯河、维斯瓦河流域,当时称维内德人、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。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和塔西佗的著作中已提及这些民族。

公元5至6世纪,维内德人、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的部落同盟,凭借勇猛顽强和灵活机智的作战方式,对拜占庭帝国进行频繁掠夺。随着外部世界对其了解加深,其称谓逐渐被“斯拉夫”所取代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征战,斯拉夫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原来由君士坦丁堡控制巴尔干半岛。

到公元7世纪,斯拉夫人分化为东、西、南三支。西部斯拉夫人在今天的波希米亚先后建了萨莫、大莫拉维亚和大波兰公国等。南部斯拉夫人建立了保加利亚王国(680年,由亚洲的突厥族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共同建立,后保加尔人被斯拉夫人同化)和塞尔维亚王国(850年建立)。东部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建立起罗斯(因罗斯河而得名),都城基辅。其中瓦良格人的介入,加快了国家形成。9世纪中叶,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受邀统治罗斯,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留里克王朝。 882 年,留里克的继承者奥列格南下征服基辅,并把统一国家的中心移到这里,这一年被认为是基辅罗斯的建国之年。瓦良格人带来的管理方法促进了罗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推动了罗斯与拜占庭的贸易和文化交流。

十世纪末,罗斯接受基督教为国教,成为其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。957年,基辅大公伊戈尔的遗孀奥丽加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访拜占庭皇帝。她巧妙拒绝了皇帝的求婚,但成为接受基督教的基辅大公,并促使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也皈依基督教。斯维亚托斯拉夫之子费拉基米尔继位后,决定将基督教定为国教。据记载,费拉基米尔曾派出使团考察不同宗教,使团认为伊斯兰教禁酒、犹太教的神不够强大,而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需要一定时间的斋戒,拜占庭的东正教教堂壮丽无比。最终,费拉基米尔选择东正教,并娶拜占庭公主安娜为妻。这一举措使拜占庭文化大量涌入罗斯。

黄昏下的钟楼和圣索菲亚大教堂,基辅,乌克兰
黄昏下的钟楼和圣索菲亚大教堂,基辅,乌克兰

接受基督教后,罗斯被纳入欧洲文明。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后,欧洲文明分为西方罗马天主教文明和拜占庭东正教文明。拜占庭的宗教艺术率先在罗斯传播,拜占庭风格的葱头式的圆顶教堂在罗斯各地建立,基辅被誉为东方的饰物,君士坦丁堡的匹敌。罗斯统一文字的使用也与接受基督教密不可分。基于希腊字母创造的文字及相关书写技术和书籍装订技术传入罗斯,推动了罗斯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民族语言的发展。此后,罗斯人自己编写的各类作品大量涌现,促进了文化的繁荣。

基辅罗斯的政治制度未依照拜占庭的模式形成中央集权。大公将土地分给封邑王公,继承制度不明确,导致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多个独立公国。11世纪中期以来,封建战争频繁,经济生活受严重破坏,十字军东侵使罗斯贸易地位丧失。1206年蒙古国家诞生,1236年起拔都率军入侵罗斯,1240年攻占基辅,1242年建立金帐汗国,统治罗斯240多年。金帐汗国保留罗斯各公国封建政权,颁发封造,要求称臣纳贡、负担军役。蒙古统治下,罗斯反抗不断,经济在14至15世纪逐渐恢复并发展。

经济的发展促使莫斯科公国崛起,成为罗斯统一的中心。莫斯科凭借周边发达的农业、便利的河运以及过境贸易带来的税收和手工业发展,逐渐壮大。1328年,莫斯科王公伊凡·卡利达获得金帐汗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,他通过贿赂金帐汗获取信任,同时以武力和征税削弱其他公国,其继承者们延续这一策略,使莫斯科公国势力不断增长。14至16世纪,莫斯科在争取独立和统一的过程中,形成了绝对服从君主和忠于东正教的信仰的社会意识,逐渐形成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,强化了东方化趋势。伊凡三世统治时期,罗斯摆脱外族奴役,实现独立。瓦西里三世完成东北罗斯统一,形成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。1547年,其子伊凡四世举行加冕典礼,自称沙皇。(沙皇源于拉丁语“凯撒”,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)。